当前位置: 经验交流 >> 正文

理学院范钦伟:以生为本 诲人不倦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08日 00:00 点击:[] 次

范钦伟,理学院青年教师,讲师。2014年6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数学与科学学院计算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并与同年6月份来我校任教。今天能够被评为优秀教师,他说感到特别的荣幸和自豪,这份荣誉有赖于学校的政策环境和学院的关心培养。

他所在的理学院一直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青年教师始终遵循这一理念,把“教书育人”作为第一要务,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坚持科学研究不放松,他来校工作2年,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先后主讲本科生课程2门,辅导本科生课程1门,参与指导毕业设计3人次,去年教学工作量超500课时,获得“校优秀共产党员”,2015年指导研究生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并荣获国家级二等奖;指导研究生参加2016年第九届数学中国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暨2016年第五届(中国)数学建模能力认证赛荣获第一阶段二等奖;指导本科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陕西省二等奖,申请到陕西科技厅、教育厅项目各1项,入职以来正式发表SCI检索论文3篇,接收SCI检索论文1篇,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入职时候学校布置各项教学、科研的任务。

他说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各级领导和师长同事们的指导与帮助,当然,这离学校的发展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即使在同龄教师中也是微不足道的。

今天,他特别乐于和大家分享在教学方面的成长过程。因为现在的青年教师,经过硕士、博士甚至博士后的历练,科研上大都能够上手,但从学生身份转变为教师后,究竟怎样站稳站好讲台,绝大多数青年教师心中无数,没有把握。大家都知道,理学院在历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受到同行的高度评价,这些荣誉绝不是偶然的,也非一日之功。他所了解到的是理学院几位年轻的获奖者,入职之初,大多对教学并没有深刻的了解,好在理学院有一批很懂教学、很会指导的老师,而且还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指导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方法和机制。理学院严格实行助教制、教学准入制,新入职的教师须先听课辅导,试讲、考核合格才能担任主讲。他2014年来西安工程大学工作后,先当陕西省教学名师贺兴时教授的助教,贺教授的讲课风格果然不同凡响,他总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讲解每个问题,根据具体内容采取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每节课结束前,贺教授还会提炼要点,并提出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耐人寻味。通过这两轮辅导,不仅知道了如何去上好一门课,更让他懂得了要将学生放在首位,以生为本。

后来通过学院考核后,他终于可以站在讲台上了,这时他发现把一个知识点弄懂跟把它讲明白完全是两回事,要让学生听懂又更不一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把书上的知识点仔细琢磨,反复推敲,有时候吃饭在想,走路在想,连睡觉的时候都在想。好多次晚上都躺在床上了,还是不放心,又爬起来再看两眼讲稿,为了备好课,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查资料,改讲义,试讲,通宵达旦更是家常便饭。食堂、教师休息室、上下班的校车上也成了他向其他教师请教、讨论问题的乐园,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把课讲得也有模有样了。这里师长和同事们的支持与帮助使他受益匪浅、终生难忘。

他常常在想学生就是老师的一面镜子。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我们教师应该以自己和别人的工作得失为鉴,多照镜子,多做反思,见贤思齐,这样才能不断进步!正是通过前辈们的传帮带和自己一次次的反思磨练,他从一个对教学几乎懵懵懂懂的新手,渐渐成长起来,教学自信大为增强。

当然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不仅要搞好教学工作,还要加强学术研究,教学科研互相促进,提高自身的学术修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争取将前沿的知识和信息转化为教学资源,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他很荣幸自己能够成为西安工程大学这个积极向上的温暖大家庭中的一员,很荣幸能够处在理学院这个团结互助、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中,有学校不断出台的好政策,有理学院优秀教学团队的有力支撑、有名师和领导的精心指导以及科研环境的不断改善,他工作起来总是干劲十足、信心满满。

他说成绩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今后将一如既往地以“厚德弘毅、博学笃行”的校训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永不懈怠,以教学科研的新成绩感谢校、院领导对他工作上的信任、成绩上的肯定,回报大家对他工作的支持帮助以及同学们对他工作的认可。

关闭

快速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