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40周年庆 > 优秀师生 > 正文

榜样力量之三十九:用一言一行浸染 做学生一生的贵人——访陕西省“教学名师”王雪燕教授
2016年09月23日 17:03  

和王雪燕老师聊天时,发现她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只有听到她的儿子当年被保送北大、她指导的硕士研究生中竟有人能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了30多篇论文时,才会心生惊讶与羡慕。其余的时间,在她身上的一切,都如清流般无声,如空气般无色,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一位大学老师的形象。

但是这样一个外表普通的老师,在她的学生心目中,却是神一般的存在。我校2012届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专业毕业研究生孙伟,现在已经转战商界,提起导师王雪燕说:“她是我见过的最伟大的老师”。2013届轻化工程专业毕业研究生刘元军,提起导师王雪燕说:“她是我一生的贵人”。

王雪燕,我校纺织学院轻化工程系教授,研究生导师,在我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主持两项陕西省科技厅工业攻关项目,3项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项目和1项陕西省功能性服装面料重点实验室项目。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省级科技奖4项,申请6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5项已授权。她指导的研究生多次获得校级优秀硕士论文奖励,多人获国家级奖学金。2016年,王雪燕被评为陕西省“教学名师”。

学生的事 都是要事

孙伟最欣赏老师的,就是王雪燕的善良、认真和严谨,他说:“王老师是我见过最认真、最负责,最心甘情愿、毫无保留地为学生付出的老师”。

印象最深的,是王雪燕给同学们修改论文的场景,孙伟说:每一篇论文,王老师不仅修改论文的结构层次和理论分析,而且还会从句式、句型、用词、标点等每一处细节帮助大家修改论文,每篇论文都修改好多遍,并将学生叫过来,认真给学生讲他的论文存在的问题,应该怎么写,以便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水平。王雪燕工作从不拖沓,论文指导或是学生的其他事情,再晚她都会在当天提出修改意见或解决方案,有时哪怕到深夜。同学们经常在深夜收到王老师修改的论文,或是在凌晨和老师交流论文的相关情况。每天事情很多,王雪燕都一件件完成,做完今天要做的事情才能安心睡觉,从不将今天要完成的工作拖到第二天。

孙伟透漏:王雪燕老师的研究生读研期间都“高产”,他发表了8篇论文,算同学中较少的。学妹刘元军是学霸,3年发表了30多篇,孙伟说:“我都想象不出来,王老师为我们修改论文花费了多少心血。”

在天津工业大学完成博士学位留校任教的刘元军,在我校从专升本、上本科,又从本科上硕士研究生,是同学群里靠着认真和努力改变命运的代表人物。她的本科毕业论文就是王雪燕负责的,在王老师改过的每一处细节中,刘元军看到了一名教师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极致态度,下决心要选王雪燕当研究生导师。

硕士研究生期间,在老师的鼓励下,刘元军也将学习做到了极致,发表了那么多篇论文,刘元军觉得很对不住王老师,因为每一篇论文,王雪燕都会修改很多遍,仅她一个人,就给老师增加了非常多的工作负担。但是,学生越努力,王雪燕越开心,她从没觉得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是负担,于是,这两个认真严谨、追求极致的师生,书写了一段学院的学习神话。

刘元军说,王雪燕给研究生改论文,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刚开始,给她改的论文一片红,老师的红字几乎将原来的黑字都遮住了,同学们都说,这个改法,比让王老师自己再写出一篇论文都难。但是王雪燕乐此不疲地给每一位同学认真修改着论文。她不仅修改稿件,而且会将修改的原因和背景都详细说明,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改。论文修改工作量非常大,所以每天只能占用工作以外的时间甚至到深夜。通过授课、实验、论文及让学生参与科研,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很快。

考到外校的博士研究生后,刘元军着手写她的第一篇英文论文,心里没底,王雪燕知道后,主动指导帮助她。王雪燕给她详细讲解英文论文撰写的要求及注意问题,并用了三天的时间,将刘元军的论文从头到尾认真地进行修改。很快,刘元军的这篇论文发表了,并被SCI收录。刘元军说,只要是学生的事情,王雪燕都会十分上心,毫无怨言、不求回报地帮助学生。

认真严谨 受用一生

老师的严谨负责,让刘元军受益匪浅。硕士学习阶段,王雪燕基础扎实、治学严谨的培养方法和系统训练,使刘元军掌握了一名硕士研究生应该具备的素质,显著提升了科学研究的能力,使其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明显感觉比其他同学基础稳、起点高,当别人在为科研课题、实验设计、论文写作和投稿苦恼时,刘元军已经可以得心应手地处理这一切,因此,在博士学习期间,刘元军曾多次获得各种奖学金及得到博士导师及其他老师的肯定和赞扬。读博期间压力大,王雪燕经常打电话开导鼓励她,让她树立信心,注意身体。三年后,刘元军顺利毕业并留校任教。她说:我的理想,就是要像王老师一样,珍惜时光,做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谈起王雪燕,刘元军的话就说不够,她的心中,有太多的回忆和感动。她说:王老师就像我的第二个妈妈,有时甚至比亲妈还亲。现在不论我身处何方,只要遇到什么烦心事,第一个想到就是王老师。

和刘元军性格和路径完全不同的孙伟,毕业后进入商界,现在是世纪金花招商部经理。在商界打拼的孙伟,说起有着平淡人生的导师王雪燕时,用了“伟大”这个词。他说,读研期间,我就知道自己喜欢商业管理,这个领域和我硕士期间所学的专业好像没什么关系,但是,在王老师的指导下,我还是顺利完成了学业,并且在王老师身上学到了受用一生的东西。

王雪燕学术上的严谨,使性格大大咧咧的孙伟也将严谨视为非常重要的工作素养,毕业后从事商业管理的工作,他工作上手很快,尤其是处理各种事物时(比如写商业函件)的认真严谨、合乎规范、注重细节,让他很快受到了公司上层的关注和称赞。王雪燕经常在深夜给他修改论文的工作态度,也影响了他的工作态度。不管多忙、加班到多晚,只要想起王老师曾经为他修改论文的情景,他都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工作中不委屈、不抱怨,干劲十足。在一次聚会中,工作中小有成就的他年轻气盛,发表了不少豪言大论,王雪燕听完后微微一笑,告诉他:“把自己做好,才是大成功”。老师的善良和淡然一下子点醒了他,也打动了他。

王雪燕认真对待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已经成了习惯。刘元军记得有一次向老师提起自己要准备考博士,需要《纤维化学与物理》的相关材料,王雪燕第二天就从家里找来了多年前这门课的教学笔记,这让刘元军很吃惊,她惊讶王老师竟然还留存着这么久远的东西。这也让刘元军很感动,王老师对待工作的认真劲,就在这本留存的教学笔记中体现着。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工作中对每一个细节都朴素认真的态度,对每个学生都心甘情愿、毫无保留的责任心,让王雪燕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钦佩。她的学生,个个积极进取,没有生活中的心浮气躁和懒惰拖沓,没有学习中的急功近利和不求上进,老师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年过50的王雪燕,现在还像一名学生一样地生活着。在她的生活里,工作和学习是最重要的。除了吃饱穿暖照顾好家人,没有什么别的生活需求。在刘元军的印象里,王雪燕没有什么生活娱乐,家里家外也不爱闲话聊天,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学术和学生身上。

一名教师认真的工作态度,需要大量时间与精力的投入。在日常生活中,王雪燕很少看电视,如果看,也只看“我爱发明”这样的科教类节目。有时陪家里老人一起看电视剧,剧情特别精彩的少数几个剧目,她也不会多看,一般都是直接上网看最后一集的大结局,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就行。她走路如风,平时的闲暇时间大多用来读书、查资料、做实验、写论文、改论文。在国外读博士的儿子经常和她交流关于教学、科研的心得,督促她要继续创新教学方法和科研模式,她都虚心接受。节日里,儿子给王雪燕的节日祝福不是“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此类,而是“祝妈妈多发paper(论文)”。一个年过50的教师,还能保持教学科研的动力和学习力,最终都源于学生。王雪燕说:“我必须学习,紧跟学术前沿,我怕学生从我这里学不到真东西,怕学生在我这里吃亏”。

在工作中,王雪燕不属于风云人物,她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平平淡淡,每天都鞭策着自己继续学习、继续前进,用每一点时间的积累,认真地对待每一名学生,认真地对待每分每秒。她的认真,有时会让人觉得少了生活的情趣,但是她的生活情趣就在于此。人生不虚此行,难得能在别人的人生中,为他们前进的风帆送上一席清风,待到彼岸,才发现行舟万里,不在聪明、不在计较、不在索取。最后感慨,踏实对待生活的人,会被生活善待,把自己做好,才是大成功。(张琪)

\


 

上一条:榜样力量之四十:用责任暖心 用细节育人——访陕西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黄海峙
下一条:榜样力量之三十八:以身作则 开荒挖井——访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张英堂

关闭

热点推荐
版权所有:西安工程大学 陕ICP备17014241号 地址:中国·西安·金花南路19号[71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