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1日,我校名誉校长姚穆院士作为主答辩人,校党委书记刘江南和副校长李鹏飞带领部分我校参与申报工作的人员,向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评审专家汇报了我校产业用纺织品协同创新中心的实施方案。姚穆院士曾提前多次演练PPT汇报材料,在评审要求的20分钟时间内,准确流畅地进行了汇报和答辩,向专家展示了由我校牵头的产业用纺织品协同创新中心的特色和培育情况。最终的结果令大家满意,我校申报的产业用纺织品协同创新中心项目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在提交申报材料的41个项目和进行答辩的20个项目中,成绩排名前列。
2013年11月,陕西省教育厅、财政厅公布了2013年“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结果,我校牵头申报的产业用纺织品协同创新中心获批为我省首批认定的包括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13所高校牵头的2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之一,这是我校成功跻身为11所省属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高校之后的又一个标志性成果。”
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成功申报,有力地增强了我校在协同创新发展战略上的自信,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鼓舞人心的申报结果背后,整个申报过程同样凝结着我校办学百年以来的特色和优势,凝结着以姚穆院士领衔的我校科研团队长期在纺织材料研发领域所取得的成绩,体现了我校以“5+X产学研创新工程”为代表的明确的协同创新发展理念,更体现了工程大人在重大任务面前,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精益求精,全力以赴,团结协作的奉献精神。
2013年8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加快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的组织实施,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联合开展了陕西省高等学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申报与评审认定工作。首批申报的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申报程序严格,采取总量控制、限额申报的方式进行。经多方了解相关信息,最初得知全省高校(含军队院校)都能申报,“985”高校每校可报3个,“211”高校可报2个,一般高校可报1个,全省首批拟认定10家。面对如此严峻的申报形势,申报工作小组的同志们深感责任重大。
任务重,时间紧,我校高度重视,立即启动申报程序。为了集结各方力量,成立了由姚穆院士领衔,校党委书记刘江南、校长高勇挂帅,副校长李鹏飞负责实施,科技处、发展规划处、院士基地、纺织学院、管理学院、工程训练中心等相关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姚穆、刘江南、高勇、李鹏飞、徐军、王进美、王进富、孙润军、孙卫国、王耀武、张克英、张瑾等作为申报组成员,从2013年的暑假即着手开始了申报工作。
在2012年初的学校党政联席会议上,校党委书记刘江南就指出我校要高度关注“2011计划”,提前着手,整合资源,进行项目培育,为申报省级乃至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做好准备工作。2013年8月2日,学校接到省教育厅关于申报2013年度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申报高校于9月初提交材料,紧张的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申报工作正式开始。
在确定申报主题的过程中,为了契合陕西省“2011计划”中强调的“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总要求,进一步整合我校的资源,充分彰显我校的学科特色,使组建的协同创新中心能更好地为国家和区域发展服务,学校多次召开申报工作小组会学习各类文件精神,讨论从何处着手进行申报材料的整理。
姚穆院士和校领导刘江南、高勇多次参加申报工作会并在讨论中从国家战略背景、需求、方向、主题、框架、政策解读、企业对接、答辩PPT制作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并做出指示和要求。姚穆院士从国家创新到产业转型,从行业需求到区域经济发展,既有高屋建瓴的分析,也有细枝末节的补充。他提出,要沿着“高、新、特、精、优”的产业转型升级方向,依托团队力量,向原始性创新研究倾斜,满足国家和区域需求。刘江南、高勇在会上多次为申报团队解读政策精髓,明确了立足行业、突出特色、聚焦需求的申报工作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2013年8月至9月的申报材料准备期间,申报工作小组几乎每隔两天就要开会讨论申报工作情况。尤其是从哪个方向切入进行材料的准备、主题如何确定这个最关键的问题,引发了激烈的讨论。随着每一次申报工作会的召开,大家对“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总要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2011计划”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实施原则和实施步骤有了更清晰的理解。随着认识的深入,我校协同创新中心的主题和切入点几经更改,最后将聚焦点放在产业用纺织品方向上。
由于时间紧、任务急、要求高,每一次主题确认之后,徐军、王进美、王耀武、张克英等申报组成员就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材料准备工作中,加班加点赶完了一厚沓子材料,开会讨论中主题和框架发生了变化,所有的材料则需从头再来。
四易其稿,我校确立了以产业用纺织品为方向进行协同创新中心的申报。选择这个切入点经过了充分的讨论和论证。我校产业用纺织品协同创新中心是以姚穆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长期在纺织材料研发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为特色优势,以我校2010年就开始启动的“5+X产学研创新工程”取得的实践成果为支撑,以陕西省产业用纺织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等为基础,依托“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等7个省级重点学科,以国家战略和陕西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为导向,按照强强联合、取长补短方式组建的,能够促进政产学研用合作创新,实现多方合作共享共赢。
主题的确定虽然波折,但是经过了激烈的讨论,全体申报组成员进一步明确了“2011计划”的意义和内涵。虽然工作要重新推翻重来,但是没有人因此有怨言,也没有人因为已经付出的努力而不愿从头推进工作。大家同心协力,讨论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更契合“2011计划”的要求,能够最终把这件大事做好、做成。
申报工作的主管校领导副校长李鹏飞说:所有成员在参与申报工作的同时还有本职工作要做,但每次开会,不管是临时召集还是提前约定,没有成员缺席或早退,会议氛围十分民主,不为己、不唯上,大家纷纷畅所欲言,讨论中时有争执。但是每一位成员都怀着对学校深厚的感情和责任感,做到了不计报酬、不讲条件、没有怨言、不撂挑子、团队作战。最后,大家顶着压力,开动脑筋,统一思想,放弃休息,连续作战,多方收集、整理、撰写相关材料,为申报成功做足了功课。
作为申报材料撰写者一员的徐军教授,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觉得压力很大,从暑假接到要撰写申报材料的通知,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工作,白天开会讨论,晚上加班加点赶材料。主题和框架变更之后,所有的资料要重新准备。为了能从学校的角度出发撰写材料,她还收集翻阅了大量学校近些年的资料。徐军教授说,大家都一样,为了学校事业,凭良心把工作做好。
作为申报材料撰写者一员的王进美教授给记者阐述了当时之所以最终选择产业用纺织品为申报主题的原因,他说,在前期的每一次申报工作会上,因为既要整合学校的内外部资源,容纳学校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又要权衡国家需求、行业需求和地区需求三者的关系,申报组成员就主题的讨论非常激烈。但是,最终确定以产业用纺织品为申报的主题后,所有人立即统一思想,放下己见,服从大局和学校的需要,全力以赴重新准备材料。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拿出了100多页的书面实施方案。
同时,我校科技处为准备完整的附件和证明材料,走访了和我校合作的产业用纺织品协同创新体系中的多家单位,将协同创新体相关合作协议、有关行业和地方政府的支持证明、国际合作协议、各类科研任务、代表性成果等材料汇编成近300页的附件及证明材料,厚厚的材料有力地印证了主体材料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从了解情况、查阅资料、认识需求,到尽可能地积累数据、分析问题、组织材料和内容,一次次推翻原有的构想,经过四次大的改动和无数次小的修改之后,我校按照时间节点准时上报了申报材料。2013年10月初国庆节放假期间,制作并修改了答辩PPT,10月11日参加了答辩并成功获批“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
姚穆院士高度评价了这支申报团队,他感谢大家的辛勤工作,感谢兄弟单位一直以来与我校的紧密合作以及对此次申报工作的大力支持。他说,申报工作取得的成果,得益于全校上下给予的支持与关注,得益于学校办学百年的成果积累,得益于兄弟单位同我校长期以来的紧密合作,也得益于大家忘我的工作。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摒弃了小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他们的工作不是为自己,也不仅仅是为了学校。大家的工作最终是为了区域经济和产业的发展,为了国家的需求,为了百年中国梦的实现。
在采访中,所有接受采访的申报组成员都表示:省级2011产业用纺织品协同创新中心的成功申报,对学校的发展是难得的机遇和平台。申报工作已经取得胜利,但是后期的建设工作更为重要。如何利用好这个平台,通过构建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深化机制体制改革,转变创新方式,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为学校的整体发展注入活力,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更加艰巨的任务。我们相信,全校上下拿出申报工作期间展现出的那股子干劲儿和敬业精神,这个目标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