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创先争优建功立业先进个人、体育部第二教研室主任李志翔副教授
从2004年起,我校的体育课开始实施三自主选课系统,入校的新生可以自主选择体育老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课程项目。习惯了高中学习模式的新生们一入校就遇到了新事物,一些学生在仔细研读选课通知后,仍然搞不清步骤,于是他们拨通了通知上留下的一个手机号码。在电话那头迎接他们的,是一位“李老师”——李志翔,现为我校体育部第二教研室主任。那几天,他成了热线电话接线员,手机被打暴。
主动“找麻烦” 率先实现体育课三自主选课
2004年,我校体育课首次开始三自主选课,有300个班级的8000名学生要进入系统选课。学校里也只有体育部敢在面向这么多学生的通知中,把一名体育老师的手机号码留在上面。李志翔回忆,对这个新鲜事物大家心里都没底,为了方便学生,就把手机号码写在了通知上。
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颁布,体育部老师们在学习这个文件的过程中,发现国家正式提出要在体育课程中实现自主选课,大学都觉得“这个东西好”。于是在没有一所陕西高校的经验可以借荐的情况下,体育部的李志翔率先“动手”了。在他一时冲动的头脑中,三自主选课绝对是“好东西””,“这件事情也很简单”,他想象:搞一个软件,“事成”之后,带2个人干上几个小时就搞定了。学生自主选课,既做到了以学生为本,又增加了体育课的自主性和趣味性,还不费多大的事,多好的事情啊。
但是,现实总是比想象残酷许多。设计程序的公司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李志翔和设计公司一起,谈设想、提要求、改细节,终于在2004年新学年完成了体育课三自主选课系统的设计,并向大一、大二的学生推广。推广的过程历经波折,突发情况频发,工作细致到要去学校周边的网吧联络。因为当时大部分学生没有能上网的电脑,所以必须做好网吧工作,保证学生能安全、顺利地选课。最后,体育部的17位老师,在开学前后加班加点10余天,才让每一位学生都选好课。
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就像过电影。仅凭着对新事物的热情,体育部的“直肠子”们开始大力阔斧地工作。做系统、输入信息,多次修改系统,再输入信息,打印详细的选课通知,骑着摩托车拉着厚厚的近千份通知,张贴在临潼校区的食堂、教学楼、操场门口,再将每班2份(男女生各1份)的通知送达各学院辅导员。由于在通知里留下了手机号码,李志翔变身为热线接线员,一天中电话需要多次充电。10天准备工作后,进入2天的正式选课程序,体育部全体老师倾巢出动,面对几近瘫痪的系统,都变成了急脾气。但是大家顶住压力,有的同事甚至要通宵工作,摸索着让大部分同学都选上了课。没有选上课的同学,正式选课结束后,继续拨打“热线电话”,单独选课。在课程开始前,体育部给每位老师都配备了点名册,保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这和当初李志翔设想的“带2个人几个小时就能搞定”的情景大相径庭。但是,每当李志翔回忆起2004年的那一段经历,他印象最深的不是当时有多么辛苦,多么忙乱,而是“工作结束的那天晚上可以叫上一起工作的哥们儿去喝两杯”。
故事由一位有着浓重“体育”性格的主人公开始,有激情,有冲动,说做就做,敢于担当。但是故事的结尾让我们看到了李志翔另一面的性格,他细腻、坚韧、用心摸索,不惧繁琐,爱想、勤问、重成效,本着把事情做好的初衷,一步步改造粗糙的细节问题,力求做到完善。如今,我校的体育课三自主选课系统运行顺畅,李志翔、钱雪芹、孙军杰、张飞、郭玉刚、冯宏伟等体育部的教师均曾参与到选课环节中,每学期开学前投入准备工作,开学第一周启动选课程序,虽然还没有达到李志翔“带2个人几个小时就能搞定”的设想,但是这项工作现在做到了思路明确、条理清晰,干起来轻松多了。
实现“个人全能” 在粗犷中体现踏实细致
在工作中,处处可见李志翔粗犷中有细腻的性格。我校早在2001年就采用了田径运动会信息综合处理系统,在全省走在前列。李志翔曾参与设计的西安某公司研发的这套系统,如今已在全国的大中小学田径运动全中普通采用。和三自主选课系统一样的故事,他热情地参与到系统的设计中,是因为“这个系统好啊”,可以把原来7、8个老师1个星期每天加班编卡片的工作,通过信息综合处理,1个人2个小时就能完成。但是过程仍然比想象复杂、繁琐,在设计软件的过程中,他几个晚上睡不着觉,心里琢磨着怎么才能完善,一下子瘦了十几斤。在这之前,李志翔几乎没接触过电脑,连打字都不会。为此,他买了很多计算机方面的书和杂志,还经常给学校里懂计算机的老师打电话咨询,终于完成了系统的研发。现在,田径运动会信息处理系统的应用,确实达到了1个人准备2个小时,几分钟之内出全部竞赛成绩的初衷。
自1996年从西安体育学院毕业后来我校任教以来,李志翔在老同学中得了个“全能王”的绰号。他获得了田径、排球、足球等项目的国家一级裁判资格,在日常工作中,能野外生存,能田径,能游泳,能太极,能打球,也能像“理工男”一样参与设计软件,还能搞管理。作为体育部第二教研室主任,他带领全体教研室教师,每年承担着1万余名学生的教学和群体训练工作,教学认真负责,深得师生好评。
他对学生认真负责,不仅体现在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更体现在一些细节中。每次为新生上课,李志翔都会提前“预习”点名册,遇到学生名字中有不认识或拿不准的字,他会查字典标注读音。对他来说,点名时能不能叫对学生的名字,不仅关乎老师的“面子”,更关乎学生能不能从老师这里得到尊重。“老师用什么心态对待学生,对学生很重要”,李志翔说。从教以来,随着学生人数激增,以及三自主选课后每学期课堂学生不固定,李志翔发现仅靠上课点名那么短的时间已经无法熟悉每一个学生了。于是,他会在课下拿着点名册,将学生的名字反复背诵。他坚信,“老师能随时叫得出学生的名字,对学生来说意义非凡”。
在管理工作中,他更重视细节。三自主选课系统的采用,不仅仅是使用了一个计算机软件这么简单,给学生选课自主权的同时,给教师的不只是动力,更是压力。学生自主选课,体现着体育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思路,教研室的教学工作不再一成不变。以学生为本,知学生所爱,满足学生所需,就要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在教师中纳入竞争机制,同时协调好教师的工作量,在施压的同时,还要照顾到每一位教师的感受。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说,自2004年率先在陕西高校采用三自主选课系统,体育部就“身先士卒”地给自己布置了一项艰巨的任务,俗称“找麻烦”。体育部的老师们和李志翔一样,觉得这是“好事”,必须适应新时期体育教学的新要求。但是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协调好教研室的工作,李志翔觉得,这个工作必须重视细节,不能因为有好的出发点就忽略了方式方法。李志翔也庆幸,同事们都是典型的“体育个性”,性格大大咧咧,不计较个人得失,团队意识强,工作开展起来特别舒心。
李志翔喜欢和有“体育个性”的人打交道。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李志翔更愿意把自己称作“体育精神的倡导者”。他对体育的理解,已经从最初对体育训练方法、手段的重视过渡到对体育精神和体育正能量的推崇。他说,体育能带给人们阳光、健康、美好的生活,同时体育竞赛的规则也体现了对公开、公平、公正的崇尚,这正是我们整个社会特别需要的。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大家爱上体育,坚持运动,从体育中受益,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上一条:榜样力量之二十一:访举办个人画展的我校应用技术学院学生马伟
下一条:榜样力量之十九:访理学院青年教师夏蔡娟教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