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校友13:
做一个双眼永远放光的人
——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专访
1996-2000,黎万强就读于我校工业设计专业。现为小米联合创始人。
大学读书期间,因为想尽早创业,黎万强萌生过退学的打算。他还是顺利地完成了学业,马不停蹄地在创业路上一发不可收拾。
2009年,黎万强准备从金山软件辞职。雷军问他辞职之后做什么,黎万强说准备开个影棚,那是他的爱好和理想。雷军一听就笑了,说:“你别扯淡了,跟我干吧”。
2010年,黎万强参与创办小米科技。
黎万强2000年加入金山软件,创办金山软件设计中心,历任金山软件设计中心设计总监、互联网内容总监、金山词霸总经理等职务。参与了金山毒霸、金山词霸、WPS Office等多个知名软件项目的设计与开发,是国内最早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专家及领军人物。
黎万强回忆:金山期间,有时为了测试对一个LOGO或海报的反馈,我从6楼一直问到1楼饭堂的厨师,得到的回报不仅仅是作品的改进,跟厨师聊熟了,在饭堂点蛋炒饭,总会有多加的蛋或肉。
黎万强加入金山时,中国IT业的交互设计还在起步阶段,工业设计专业的黎万强成为中国第一代UI设计师。把设计的内涵从视觉体验上升到用户体验,他得以在之后的营销中大放异彩。
黎万强说:“在IT互联网领域里,雷军大概是最早意识到用户体验重要性的大佬,金山相应的团队也是在国内建立最早的,所以今天互联网行业公司的设计主管或第三方设计公司老板中,不少都出自金山。”
在小米,从初期带队从零做MIUI手机操作系统的研发,2011年又从零开始组建小米网,全面负责小米市场营销,再到2016年除负责小米市场外,开始组建小米影业,黎万强同小米一样,成了中国营销界的新互动营销的一面旗帜。
他创新了一系列互联网营销模式,2014年写成《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一书。小米的秘诀是什么?黎万强的答案是:第一是参与感;第二是参与感;第三还是参与感。从产品开发、到营销、到服务,用户全程参与。
他不仅负责研发、设计出小米引以为傲的MIUI,并将米粉节、手机控、参与感等词汇捧红到互联网上,他不仅是一个技术强手,而且是一个新生代的互联网品牌达人。
构建参与感,黎万强总结了三个战略和三个战术,在小米内部称为“参与感三三法则”。三个战略: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三个战术: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
在小米,参与感在实践中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提升,它已不仅仅局限于产品和营销,而是扩散到全公司的经营。小米为了将参与感融入每一个员工和用户的血液,做了很多尝试。黎万强说:“用户体验研究,研究的就是人性。”
黎万强精于品牌策略及创意,带领团队实现了小米手机无数次品牌及销售的奇迹。从设计师转身至营销“达人”,黎万强始终将设计注入到品牌建设中,完成“全参与”关联式的商业闭环。
黎万强说:我跟设计始终一直密不可分。在创办小米时,从公司LOGO设计、网站、MIUI界面、手机包装,到每一张微博的海报图、每一次发布会的PPT和会场设计,不仅仅是拍板决策,我更乐于参与其中和设计师们一起碰撞创意甚至画草稿。
如何在一个科技产品中,寻找设计的最终归宿,黎万强说——科技要有慰藉人心的力量。
“消费电子行业早已不再单纯是技术拉动,而是由这种‘慰藉感’推动。你可以理解,它不再是个面目苍白的高科技行业,而是和时装、美食等一样,重在设计感、重在消费情绪的消费品行业”。“生活科技化”转向为“科技生活化”
寄情于物,寄关怀于物,注入可被感知的用心,从无生气的工业品变成对自然生活充满熨帖关怀的符号,让物件本身充盈能够给人慰藉的情绪。
好设计就是要坚持死磕,细节是魔鬼。黎万强说:创业如创作,从开始第一步到最后冲刺的高光瞬间,掌声与关注之外,更多的是寂寞的长跑。能支撑你咬牙坚持的,除了热爱,恐怕别无他途。
2015年一整年,黎万强闭关修炼一年,从北到南自驾闲走,最后在云南闲云野鹤地待了大半年——跑步、看书、拍照、发呆。后来他回到北京举办个人摄影展“花与树的星空”。一年的时间,寻找盛放焦虑和热爱的容器。
2016年,黎万强回归小米。他说:如果我们向往星空,其实每一条路的终点都是宇宙。潮起潮落,花开花谢,只是在路上收到的礼物。而那些热泪盈眶,才是我们心的方向!
雷军回复:在我心中,重新出发,还是为了那些热泪盈眶!2016,祝福所有在创业路上的小伙伴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年过不惑,依然能记得为什么出发,依然会对美好事物怦然心动,面对初心时依然能热泪盈眶,做一个双眼永远放光的人。
“我希望能一直保持热爱。”这个刚刚陪伴公司成功上市的设计师如是说。(张琪)